痕迹浓云奇闻异事

地球上最古老的树种是哪一种?

世界上最老的树种是银杏(Ginkgo biloba),它作为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种子植物之一,被誉为“活化石”,其历史可追溯至约2.7亿年前的二叠纪,远早于恐龙时代,银杏纲植物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历经地质变迁、冰川运动和物种大灭绝,唯有银杏属在中国东部和日本等少数地区顽强存活,至今仍保持着相对原始的形态特征,成为研究植物演化的“活教材”。

世界上最老的树种是什么

从历史演化来看,银杏纲的起源可追溯至古生代晚期,在二叠纪(约2.9亿-2.5亿年前),原始银杏类植物已开始出现,当时属于裸子植物的银杏纲与松柏纲、苏铁纲等共同构成了地球森林的主要成分,进入侏罗纪(约2.05亿-1.4亿年前),银杏类植物进入繁盛期,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属种多达十几种,化石记录显示当时的银杏叶片与现代银杏已极为相似,白垩纪晚期(约6600万年前),随着气候变化和被子植物的崛起,银杏类植物逐渐衰退,大部分属种灭绝,第四纪冰川运动(约260万-1.17万年前)成为致命打击,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银杏种群彻底消失,仅在中国东部亚热带山区和日本的部分区域,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如山脉屏障、季风气候)而幸存少量野生种群,最终延续至今。

现存野生银杏仅分布于中国浙江天目山局部区域,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种群数量稀少,且多呈零星分布,具有极高的科研保护价值,而如今全球广泛栽培的银杏,多由中国古代僧侣和文人引种至寺庙、庭院,后经人工繁殖扩散至世界各地,从陕西黄帝陵的“黄帝手植银杏”(树龄约5000年),到山东莒县浮来山定林寺的“天下第一银杏”(树龄约4000年),再到湖北宜昌天门山的千年银杏群,这些古树不仅是植物界的“老寿星”,更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

银杏能成为“植物界寿星”,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密不可分,它具有强大的遗传稳定性,基因组大小约为10.6Gb,基因家族保守,突变率低,能在漫长的演化中保持核心性状稳定,银杏抗逆性极强:树皮富含抗菌物质,能抵御真菌和昆虫侵袭;叶片中的银杏内酯、白果内酯等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可减少环境胁迫损伤;其根系发达,能适应贫瘠土壤和短期水淹,甚至对空气污染(如二氧化硫)有一定耐受性,银杏繁殖方式灵活,既能通过种子有性繁殖,也能通过扦插、分株等无性繁殖快速扩繁,在环境剧变时可通过无性繁殖延续种群,避免有性繁殖可能导致的基因流失。

世界上最老的树种是什么

在生态与文化价值上,银杏同样意义非凡,作为优良的行道树和庭院树,其树形挺拔,叶片扇形独特,秋季金黄,兼具观赏与生态功能——能吸收有害气体、降低粉尘、调节局部气候,经济价值方面,银杏种子(白果)可食用(需注意生食有毒)和药用,木材纹理细腻,是建筑、家具的优质材料;叶片提取物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保健品领域,文化上,银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长寿与坚韧,常被种植于寺庙、陵墓,佛教视其为“圣树”,日本则将其定为国树,寓意和平与永恒。

地质年代 银杏属演化阶段 主要特征与代表化石
二叠纪晚期(约2.7亿年前) 银杏纲起源 出现原始银杏类植物,如“毛状银杏”化石
侏罗纪(约2亿-1.45亿年前) 银杏属繁盛期 全球广泛分布,属种多样,如“楔裂银杏”
白垩纪(约1.45亿-6600万年前) 银杏类衰退 大部分属种灭绝,仅银杏属少数种类存活
古近纪(约6600万-2300万年前) 银杏属残存 分布范围缩小,仅限于东亚部分地区
第四纪(约230万年前至今) 银杏属孑遗 野生种群濒危,栽培广泛,人类保护加强

相关问答FAQs

问:银杏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
答:银杏被称为“活化石”,主要是因为它是现存唯一属于银杏纲的植物,其祖先类群在2.7亿年前已出现,历经二叠纪、侏罗纪的繁盛,又经历白垩纪末期的物种大灭绝和第四纪冰川运动的严峻考验,至今仍保持着与远古化石高度相似的形态特征(如叶片形状、种子结构),它在演化过程中未发生显著分化,是研究裸子植物演化历史、古气候变迁的珍贵“活标本”,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

问: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银杏树在哪里?树龄有多大?
答:目前公认的现存最古老银杏树位于中国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黄帝陵轩辕庙内,相传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亲手所植,故称“黄帝手植银杏”,经碳-14测定和年轮分析,其树龄约为5000年,被誉为“世界银杏活化石之祖”,这株银杏树高约20米,胸径近4米,至今仍枝繁叶茂,每年秋季金黄的叶片吸引无数游客,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生命力的象征。

世界上最老的树种是什么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