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浓云奇闻异事

世界上憋气最久的人

憋气是人类探索自身生理极限的经典挑战,从古代潜水采集珍珠的渔夫到现代自由潜运动员,人们始终试图在“屏息”与“生存”之间找到边界,在这一领域,有一位传奇人物以近乎超凡的能力刷新了人类认知,他就是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静态闭气”(Static Apnea)纪录保持者——德国人汤姆·西特斯(Tom Sietas),他的纪录不仅是对生理极限的突破,更是科学训练与心理控制的完美结合。

世界上憋气最久的人

憋气的时长并非单纯依赖“意志力”,而是复杂的生理过程在起作用,人体血液和肺部储存的氧气(约1.5升)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对二氧化碳(CO₂)的耐受度——当血液中CO₂浓度升高,呼吸中枢会触发强烈的呼吸冲动,此时若能抑制这种冲动,就能延长憋气时间。“潜水反射”是关键生理机制:面部浸入冷水时,人体会自主减慢心率(可降低30%),外周血管收缩,优先向大脑和心脏供氧,这是人类进化出的潜水本能,也是专业憋气者利用的核心优势。

汤姆·西特斯的静态闭气纪录为22分22秒,创造于2008年西班牙世界自由潜锦标赛,静态闭气指在水面静止憋气(不同于游泳时的动态闭气),对心肺功能、心理控制和肌肉放松要求极高,当时他仅用普通呼吸装备(无面罩,仅鼻夹),在泳池中完成这一壮举,更传奇的是,他的纪录保持了十余年,直到2021年法国人阿诺德·卡萨尔(Arnaud Jerald)以22分31秒的成绩打破纪录(但未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完全认证,因测试环境存在争议),西特斯的成功并非偶然,他通过20年的系统训练,将生理潜力开发到极致:每天进行4-6小时呼吸练习(如“盒式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4秒、呼气4秒、停顿4秒),通过冷刺激(如冰水敷脸)强化潜水反射,并学习冥想和心理暗示,在憋气时将注意力从“呼吸困难”转移至“身体放松”,避免肌肉紧张导致的氧气消耗加速。

世界上憋气最久的人

专业憋气训练需科学指导,普通人切勿模仿,核心是“氧气储备”和“CO₂适应”两大模块:1. 呼吸训练:通过腹式呼吸增加肺活量,练习“超长呼气”(如吸气后缓慢呼气至极限,延长呼气时间),提高氧气利用率;2. CO₂耐受训练:在安全前提下进行“短间隔憋气”(如憋气10秒,呼吸5秒,重复10组),逐渐延长憋气时间和缩短呼吸间隔,让身体适应高CO₂环境;3. 冷刺激训练:用冷水浸湿毛巾敷面部10-15秒,激活潜水反射,降低心率;4. 心理调节:通过渐进式肌肉放松、冥想,在憋气时保持冷静,避免恐慌(恐慌会加速氧气消耗,缩短憋气时间)。

静态闭气世界纪录演变表

时间 纪录保持者 国籍 地点 成绩 备注
2006年 汤姆·西特斯 德国 德国柏林 9分8秒 早期突破性纪录
2008年 汤姆·西特斯 德国 西班牙马拉加 22分22秒 吉尼斯认证经典纪录
2021年 阿诺德·卡萨尔 法国 法国尼斯 22分31秒 挑战纪录,测试环境存争议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普通人憋气多久算正常?
健康成年人静态憋气平均为30-90秒,经过系统训练(如自由潜初学者)可达2-3分钟,但需注意,憋气时长受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影响,且务必在安全环境下(如有人监护)进行,避免缺氧风险。

世界上憋气最久的人

问题2:憋气时间越长对身体越好吗?
并非如此,过度憋气可能导致脑缺氧、心律失常,甚至引发“浅水昏厥”(水下昏迷,无意识溺水),严重时危及生命,憋气训练需在专业指导下循序渐进,以“身体无不适”为前提,切勿盲目追求时长。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