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高度的追逐从未停止,从古代的佛塔、灯塔到现代的通信塔、观光塔,这些拔地而起的垂直建筑不仅是工程技术的结晶,更是城市文明与时代精神的象征,世界上最高的塔究竟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塔”的定义——在建筑学中,塔(Tower)通常指高度远大于其平面尺寸的独立垂直构筑物,主要用于通信、广播电视发射、观光等功能,与以居住、办公为主的摩天大楼(Skyscraper)有所区别,基于这一标准,当前全球已建成的最高塔是位于日本东京的“东京晴空塔”(Tokyo Skytree),而正在建设的沙特吉达塔(Jeddah Tower)若未来完工,有望刷新这一纪录。
当前世界最高塔:东京晴空塔
东京晴空塔坐落于日本东京都墨田区,于2012年正式对外开放,以634米的高度成为“世界第一高塔”(截至2024年,吉达塔尚未完工),这座塔不仅是东京的新地标,更是现代建筑技术与抗震设计的典范。
核心数据与结构设计
东京晴空塔的总高度为634米,其中地上塔高610米,天线桅杆高24米,其结构采用“中央核心筒+外部斜撑”的钢结构体系,底部直径约70米,向上逐渐收窄至顶部约40米,为应对日本频发的地震,塔身内置了多重抗震技术:包括深度达50米的地基筏板、可吸收地震能量的阻尼器,以及塔顶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这个重达1000吨的“摆锤”能在强风或地震时反向摆动,减少塔身晃动幅度(设计可抵御里氏8级地震和风速达90米/级的强台风)。
功能定位:广播电视发射与观光双核驱动
东京晴空塔的首要功能是替代东京塔(高333米)承担的广播电视信号发射任务,由于东京塔高度不足,部分数字电视信号无法覆盖关东地区全境,晴空塔凭借634米的高度,可覆盖半径100公里范围内的约1400万用户,成为日本地面数字电视的核心发射塔。
观光功能是其另一大亮点,塔内设有多个展望台,展望甲板”(350米高)和“天空展望”(450米高)是热门打卡点,450米处的“天空漫步”区域铺设了透明玻璃地板,游客可俯瞰东京全景,体验“悬空行走”的刺激;塔顶的“最高展望”(634米)则通过360度全景窗,将东京湾、富士山(天气晴好时)尽收眼底,塔内还设有商场、餐厅、水族馆等综合设施,日均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成为东京旅游的核心枢纽。
建造背景与文化意义
晴空塔的建造始于2006年,由东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NTT East)主导,总投资约6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2亿元),其名称“Skytree”意为“连接天空与树木的塔”,既呼应了日本传统“森林文化”中对自然的敬畏,也象征现代科技与自然的融合,塔身的白色渐变设计灵感源自日本传统“五重塔”,每一层色调由深至浅,从底部的大地色过渡到顶部的天蓝色,体现了“天地合一”的美学理念。
其他世界知名高塔对比
为更直观理解“高塔”的格局,以下列出全球已建成的知名高塔数据(按高度排序):
塔名 | 所在城市 | 高度(米) | 建成年份 | 主要功能 |
---|---|---|---|---|
东京晴空塔 | 日本东京 | 634 | 2012 | 广播电视发射、观光、商业 |
广州塔(小蛮腰) | 中国广州 | 600 | 2010 | 观光、娱乐、广播电视发射 |
加拿大国家电视塔 | 加拿大多伦多 | 3 | 1976 | 广播电视发射、观光、餐饮 |
莫斯科奥斯坦金诺塔 | 俄罗斯莫斯科 | 1 | 1967 | 广播电视发射、观光 |
上海东方明珠塔 | 中国上海 | 468 | 1994 | 广播电视发射、观光、餐饮 |
吉隆达塔 | 马来西亚吉隆坡 | 421 | 2023 | 观光、商业、文化展示 |
从表中可见,东京晴空塔在高度上领先其他高塔约80米以上,其“广播电视发射+观光综合功能”的模式也更具代表性,而中国的广州塔(600米)虽总高度略低于晴空塔,但以其独特的“腰部收窄”造型和450米高的“空中漫步”项目,成为世界观光塔中的佼佼者。
未来挑战者:吉达塔(Jeddah Tower)
尽管东京晴空塔是目前最高塔,但沙特阿拉伯的吉达塔若能完工,将彻底改写这一纪录,吉达塔位于红海沿岸的吉达市,由著名建筑师阿德里安·史密斯(曾设计哈利法塔)操刀,原计划高度为1008米(超过1公里),后因资金和设计调整,最终目标定为828米(与哈利法塔同高,但结构设计不同)。
这座塔的核心功能是“垂直城市”,计划内设酒店、公寓、办公、观景台等综合设施,顶部设有直径30米的巨型开口,可减少风阻并形成独特的“空中门户”,自2013年开工以来,吉达塔因资金短缺、施工难度等问题多次停工,截至2024年,其主体高度仅约300米,完工时间遥遥无期,若未来能克服困难,吉达塔将成为人类首个突破800米高度的塔,开启“超高层塔”的新时代。
塔的意义:从“仰望天空”到“连接世界”
从古代的亚历山大灯塔(高约130米)到现代的东京晴空塔,塔的演变见证了人类对工程技术的突破,更承载了文明与文化的传递,东京晴空塔不仅是东京的“信号塔”,更是城市的“精神地标”——它用634米的高度告诉世界:在地震频发的岛国,人类依然能凭借智慧筑起通天之路;而吉达塔的愿景,则象征着中东地区对“垂直未来”的探索,随着材料科学、抗震技术和智能化的发展,或许会有更高的塔拔地而起,但无论高度如何变化,塔作为“连接天空与大地”的象征,始终是人类对未知与极限的永恒挑战。
相关问答FAQs
Q1:塔和摩天大楼有什么区别?
A:塔与摩天大楼的核心区别在于“功能”和“结构”,塔通常为独立垂直构筑物,高度远大于平面尺寸,主要功能集中在通信、广播电视发射、观光等,结构以塔身为主(如东京晴空塔、广州塔);而摩天大楼是以居住、办公、商业为主的综合性高层建筑,平面尺寸较大,通常由多个楼层叠加而成(如哈利法塔、上海中心大厦),简单说,“塔是向上延伸的线,楼是向上叠加的面”。
Q2:未来会不会有比吉达塔更高的塔建成?
A:理论上存在可能,但面临巨大挑战,吉达塔的目标高度为828米,若建成将是全球最高塔,但更高的塔(如1000米以上)需要解决材料强度、抗风抗震、能源供应等难题,1000米级塔的自重将达数十万吨,地基需深入地下数百米;强风下的晃动控制也需要更先进的阻尼技术,成本问题也是关键——吉达塔预算已超百亿美元,更高塔的造价可能难以承受,未来20年内,800-900米或将是塔的“高度天花板”。